網站公告:

安徽硒無憂現代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專業(yè)生產:硒肥,鉻肥,鍺肥,富硒土壤改良劑,富硒農產品等!歡迎廣大客戶咨詢訂購!含量不達標,全額退款!
安徽硒無憂現代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富硒農業(yè) 公司電話:400-0552-997
最新文章
關于有機富硒水稻如何種植的講... 富硒葉面肥什么時候噴施 富硒農作物富硒花生的種植技術 硒肥使用富硒農作物富硒大豆怎... 富硒蘿卜種植技術用硒無憂富硒... 富硒農業(yè)是依托什么技術支持的 富硒梨種植技術和使用富硒肥的... 富硒蘋果種植技術和使用富硒肥... 富硒桃子怎么種植?安徽硒無憂... 水果富硒化肥的使用方法如下
熱點文章
我國富硒產品硒含量國家標準和... 富硒產品硒含量國家標準及行業(yè)... 釩對人體的作用,這個微量元素... 富硒小米和普通小米的區(qū)別都在... 國家最新補硒標準2018年4月1日... 為什么現在出現越來越多的富硒... 不是所有的地瓜都叫富硒地瓜!... 最新國家標準!關于食品中硒限... 補硒須知 | 我國富硒產品硒含量... 為什么叫富硒?含硒食品與富硒...
富硒矮高粱栽培技術,種植方法既簡單又方便,高產又增收
日期:2024/06/06 點擊:188 文章來源:安徽硒無憂現代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導讀:近幾年來,隨著種植業(yè)結構調整,海倫市高粱的種植面積也在逐年加大,種植高粱也成為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海倫市在發(fā)展農業(yè)上具有生態(tài)良好、寒地黑土、天然富硒的優(yōu)勢,海倫地處世界上僅有的三塊黑土地之一中國東北松嫩平原寒地黑土核心區(qū),黑土層厚度平均在70厘米以上,有機質含量高達3%-5%,富含鐵、鋰、鍶、鎂,鋅、錳等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這塊土地上生產出的高粱具有其它地區(qū)無可比擬的品質。

       近幾年來,隨著種植業(yè)結構調整,海倫市高粱的種植面積也在逐年加大,種植高粱也成為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海倫市在發(fā)展農業(yè)上具有生態(tài)良好、寒地黑土、天然富硒的優(yōu)勢,海倫地處世界上僅有的三塊黑土地之一中國東北松嫩平原寒地黑土核心區(qū),黑土層厚度平均在70厘米以上,有機質含量高達3%-5%,富含鐵、鋰、鍶、鎂,鋅、錳等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這塊土地上生產出的高粱具有其它地區(qū)無可比擬的品質。

       富硒矮高粱栽培技術,種植方法既簡單又方便,高產又增收

       同時通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公布資料證實,海倫市465萬畝耕地普遍天然含硒,而且不伴生有害重金屬,生產出的高粱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由此我市積極探索實踐高粱優(yōu)質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增強高粱的生產能力,提高單產。

       如今,矮高粱栽培技術由單項技術向多項技術集成發(fā)展,通過選用良種、合理密植、化學除草、配方施肥、機械化耕種收獲等等組裝配套技術,提高了高粱的生產技術水平。逐漸形成了“高粱密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即采用130厘米大壟壟上4行種植模式,實施過程中重點在增密保穗、深松整地、優(yōu)選品種、適時精播、配方施肥、機械收獲等環(huán)節(jié)取得突破。采用大壟種植后平均畝產可達到577.6公斤,較65厘米常規(guī)壟種植畝增產65.6公斤,增產12.8%,每公斤高粱按市場價格1.9元/公斤計算,畝增收124.64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一、高粱高粱密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主要技術內容

      1、秋深松,精細整地:秋季用375馬力大型拖拉機牽引深松整地機進行全方位深松,深度30-35厘米,同時秋施有機肥,有利于土壤結構的改良,可顯著的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墑性能。每公頃地塊可多蓄水400立方米左右,相當于建了一個“土壤水庫”,同時可以接納24小時降水100毫米,實現坡地無徑流、洼地無明水。

      2、大壟窄行密植:采用130厘米大壟壟上6行,壟上大行距20厘米,小行距10厘米,株距13厘米,公頃保苗30-35萬株。

      3、選用優(yōu)質矮桿高粱品種:適合密植高產的品種首要前提就是密而不倒,高粱品種根系要強,矮稈。當前密植的品種主要應用的是綏化農科所的綏雜7和黑龍江省農科院的龍雜683號等品種,高粱優(yōu)良品種普及率達到了100%。

      4、適期精量播種:在地溫穩(wěn)定通過10℃時開始播種。采用大型2BJQD-4型氣吸式大壟高臺精密播種機進行精量播種,。播前藥劑拌種。按1公斤種子使用4克混配殺菌劑(按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60%、2%立克銹粉劑40%混配),加水適量后拌種或浸種后拌種,拌種要均勻,堆悶2~4小時后播種。

       5、采用測土配方分層施肥:均衡供肥,每公頃施用有機肥15立方米,高粱專用肥300-400公斤分層施肥,即底肥施在壟下12-15厘米處,種肥施在種下6-8厘米處,同時注重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根據高梁長勢,噴施富硒葉面肥,滿足了高梁在生育期對硒的需求,提高了高粱富硒含量。

      6、防病除草:使高粱田間管理由粗放到精細。化學除草根據可土壤墑情等進行土壤封閉除草或莖葉除草,及時鏟除、后期在草籽未成熟前拔凈大草、根據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生育期間根據高粱長勢科學調控。

       7、機械化收獲:秸稈還田。高粱籽粒小,一般在完熟期含水量已經降到商品糧含水量,這時采用聯合收割機直接進行收獲。收獲的商品糧中會含有碎高粱稈,可通過過篩加以清除,以便于保存。收獲殘留的秸稈用滅茬機可直接粉碎深翻還田,矮高粱秸稈直接既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耕層土壤結構,又不影響次年作業(yè)。

      高粱130厘米大壟密植優(yōu)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即突出了單項技術的試驗研究,又加強了綜合技術的配套組裝;即完成了創(chuàng)新技術的示范引帶,又做到了傳統(tǒng)技術的提煉升華。通過積極推廣土地連片種植、發(fā)展訂單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開通農業(yè)科技110熱線、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引進現代化服務等手段,擴大技術宣傳面,提高了農戶的科技種田水平,確保了技術模式的到位率和有效推廣,促進了土地的合理流轉,節(jié)約了勞動力及勞動成本,富余的勞動力可進行勞動力轉移,獲得種植業(yè)以外的經濟收入,社會效益顯著,具有十分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二、推進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技術宣傳培訓:一是在培訓內容上,針對種植業(yè)結構調整,突出講解高粱130厘米大壟密植優(yōu)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各項內容;二是組織農業(yè)科技人員大下基層,幫助高粱主產區(qū)制訂生產技術方案,引導農民應用優(yōu)良品種,指導農民科學施肥和病蟲害預防。三是培訓方式上采取多元化,如充分利用媒體覆蓋面廣的優(yōu)勢,舉辦電視講座、利用微信平臺等形式發(fā)布新的高粱栽培技術信息,編發(fā)農業(yè)科技圖書、掛圖、生產日歷、光盤、技術手冊、明白紙等,在冬春季節(jié)深入高粱重點鄉(xiāng)、村、戶,集中培訓農民,使他們熟練地掌握核心技術內容。為廣大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

      2、繼續(xù)研究與示范:不斷充實和完善模式的各項技術內容。使該項技術模式操作起來更靈活方便,實施效果更便捷高效,成為指導高粱生產的核心技術模式。

      富硒矮高粱效栽培技術,種植方法既簡單又方便,高產又增收

      3、推廣過程中緊緊圍繞環(huán)保:節(jié)本、提質、增產、增效這一主題,加大連片種植面積及模式化推廣力度,提高標準化作業(yè)水平,配套應用模式化綜合高產栽培技術措施,最終實現高粱生產的優(yōu)質高產高效,實現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

·下一篇 富硒臍橙種植技術要點在坐果期用玉谷微元水果富硒肥

·上一篇 種植富硒生姜的高產技術富硒生姜在施入基肥時要先深耕

同類產品推薦

關于有機富硒水稻如何種植的講解

種植有機富硒水稻需要選擇適合的土壤和品種,并采用合理的種植方法和技術。以下是一些種植有機富硒水稻的關鍵步驟:

2025/09/12

富硒葉面肥什么時候噴施

富硒葉面肥可以在植物的生長期內進行噴施。一般來說,可以在植物的苗期、花期、果期等關鍵生長期使用富硒葉面肥,可以補充植物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促進植物的生長,同時還可以提高植物的硒含量。噴施的時間可以選擇在早上或傍晚,避免在中午高溫時段噴施,以免影響肥效的吸收。

2025/09/12

富硒農作物富硒花生的種植技術

種植富硒花生需要選擇適合的土壤和品種,并采用合理的種植方法和技術。以下是一些種植富硒花生的關鍵步驟:

2025/09/11

硒肥使用富硒農作物富硒大豆怎么種植

種植富硒大豆需要選擇適合的土壤和品種,并采用合理的種植方法和技術。以下是一些種植富硒大豆的關鍵步驟:

2025/09/11

富硒蘿卜種植技術用硒無憂富硒植物營養(yǎng)液

蔬菜富硒肥廠家可以提供專業(yè)的富硒肥料,以提高土壤中的硒含量,從而為蘿卜提供足夠的硒元素。種植富硒蘿卜的技術包括以下幾點:

2025/09/10

富硒農業(yè)是依托什么技術支持的

這些技術的應用需要根據具體的地理位置、土壤類型、作物種類以及硒的供應狀況來調整,以確保在增加作物中硒含量的同時,保證食品安全和環(huán)境安全。

2025/09/10

公司地址:安徽省蚌埠市解放北路華東農資機電大市場853號 公司電話:400-0552-997 版權所有:安徽硒無憂現代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皖ICP備14000955號-1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20122號